自訂搜尋

http://info.wenweip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30638

 

諸葛亮一生只娶了一個女人,而且一生忠貞於她。諸葛亮一生智慧不凡,慎行穩重,名傳古今。

而他毅然決然地娶了一個醜媳婦——黃碩。黃碩是河南名士黃承彥的女兒。人如其名,黃頭髮,黑皮膚,但她的善良遠近聞名。這個醜媳婦成為諸葛亮在生活和事業發展上一個強有力的支柱,使他決勝千里,而無後顧之憂。

諸葛亮父母早亡,由叔父撫養成人,在天下大亂的時候,他的兄弟姊妹隨叔父一起來到襄陽城外二十里的隆中,以耕種為生。諸葛亮25歲時叔父故去。他的大哥諸葛瑾遠赴東吳做官,姐姐諸葛惠遠嫁到南彰,家中只剩下諸葛亮和他的弟弟諸葛均。在古代,尤其是在兵荒馬亂的年月,一般十五六歲,甚至十三四歲就結婚,像諸葛亮這樣25歲還未成家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據說諸葛亮與黃碩成親是黃承彥做的大媒。當年,黃承彥破除世俗觀念,自己找到諸葛亮門上,問:「聽說你正在選媳婦,我有醜女,黃頭髮,黑皮膚,想嫁給你,你同意不?」諸葛亮二話沒說,答應了。黃承彥敲鑼打鼓放鞭炮,親自把女兒送到隆中。其實,諸葛亮對於黃承彥的道德文章,早已有所瞭解,而對於黃碩的基本情況似乎也略有所聞,所以,諸葛亮便答應了這樁婚事。

也許,黃承彥看透了他的心思,認為諸葛亮對於大家閨秀與美貌佳人都不屑一顧,就是志在定國安邦,所以淡泊寡慾。

他需要的是一位才德俱備的賢內助,而不是出身名門望族的美貌女子。因此黃承彥才敢不揣冒昧,當面替自己的女兒說親,來了個毛遂自薦。

話說回來,諸葛亮看似隨便的一答,實際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事實上,不是黃承彥把女兒送過來,而是諸葛亮親自前往黃府提親。傳說,諸葛亮來到黃家,興沖沖破門而入。

突然,堂屋兩廊間突然躥出兩條猛犬,直撲諸葛亮。裡廂聞聲而出的丫環連忙朝兩隻猛犬「叫停」,並上前用手拍打猛犬的額頭,霎時兩頭猛犬就停止了撲躍之勢。

那丫環再把它們的耳朵擰一下,兩隻兇猛的獵犬竟然乖乖地退到廊下蹲了下來。諸葛亮仔細一看,原來兩隻猛犬都是木頭做的機械狗,不禁哈哈大笑。


book9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10-10/28/c_12711255.htm

學者評趙子龍戎馬一生:劉備注其生 孔明注其死

2010年10月28日 11:04:51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四大名著研究學者汪宏華近日又在《三國演義》方面取得進展,從理想與現實的角度解構趙雲叱吒風雲的一生。汪宏華認為趙子龍的理想與現實相距甚遠,理想非常完美,現實卻家國兩誤。雖然他堅持仁在忠先,禮在義前,但他信仰的仁政已不合時宜,恪守的人倫之禮已陳腐僵化,他本可以與趙范之嫂演繹英雄美人的傳奇。而他最出色的勇也不過是劉備與諸葛亮恣意利用的工具。文章認為趙顏以凈酒和鹿脯進獻南鬥、北鬥請求延壽的故事是隱喻趙雲。

  原文如下:

  現代批評家喜歡信口開河,時常將趙雲與忠義聯係在一起,實在不得其要,趙雲是仁在忠先,禮在義前。《三國演義》中仁是對下層廣大民眾的愛;義是對同層小集團的愛;忠是對上層單一主子的愛;禮則是對家庭人倫關係,如兄弟、嫂弟、夫妻規則的恪守。

一、趙雲忠仁,不忠人

  人們大都從趙雲七進七出單騎救主和截江奪阿鬥判斷他是絕對忠于主子劉備的,卻忽視了他在生命前後兩端的思想和言行。趙雲起初為何不跟隨冀州人一同依附袁紹,而迷途知返投奔公孫瓚?之後又為何棄公孫瓚而追隨劉備?《三國演義》沒有作詳細說明,但《三國志》寫得很清楚,趙雲先是對公孫瓚說:“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意即他要追隨仁政所在,不是他個人要疏遠袁紹而偏向于公孫瓚。其後他又對劉備說,原以為公孫瓚是英雄,誰知也是袁紹等輩。不久,趙雲因兄喪請假回家。劉備知道他不會再回來了,依依不舍。趙雲告辭時說,我終不會背叛您對我的恩德。建安五年春,劉備被曹操打敗後去投袁紹。當時,劉備單身逃出,狼狽不堪。在鄴城遇見趙雲,與雲同床眠臥,密派其外出招募隊伍數百人,對外皆稱劉左將軍部曲。從此,趙雲追隨劉備,轉戰南北。毫無疑問,他是衝著劉備的仁德而來。

  但最後,當劉備準備報孫權取荊州、殺兄弟之仇時,趙雲義正詞嚴地上諫說:“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第81回)之後也未隨劉備去伐吳,留守于江州,只在劉備從秭歸敗回後,才進軍永安。此時吳軍已退。可見趙雲始終都是只忠劉備的仁,不忠其人,隨著劉備輕仁重義,趙雲對他的忠誠度也逐漸下降。可以設想,假如他鼎力協助劉備伐吳,結果定會有所不同。但趙雲似乎決意要充當劉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砝碼,心說,既然你劉備不以天下為重,天下也就不能交給你了。由于趙雲沒有找到比劉備更講仁政的主子,所以他仍舊寄居于劉備門下,並準備扶持後主。

二、趙雲重禮,不重義

  盡管劉備很想拉攏趙雲,張口閉口四弟,但我相信趙雲不愛聽這個稱呼,他是個十分注重傳統禮數的人,不讚同結拜異姓兄弟。比如赤壁戰爭後,趙雲跟隨劉備平定荊州四郡,很爽快就與桂陽太守趙范結成了兄弟。為何趙雲寧願與一位降將結義,也不加入劉關張呢?因為他倆是同姓同鄉。趙范當時說:“將軍姓趙,某亦姓趙,五百年前,合是一家。將軍乃真定人,某亦真定人,又是同鄉。倘得不棄,結為兄弟,實為萬幸。”雲大喜,各敘年庚……但結拜不久,趙雲就因為趙范違背了另一個更重要的人倫禮節而反目為仇。趙范要將他的寡居的嫂子嫁給趙雲,趙雲當即回答:“吾既與汝結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豈可作此亂人倫之事乎!”在義與禮之間,趙雲毫不猶豫選擇了禮,不惜放棄傾國傾城的女子。在這方面,家藏醜妻的諸葛亮的境界都有所不及,諸葛亮在聽聞此事後,問:“此亦美事,公何如此?”劉備則更以為找到一個絕佳的腐蝕趙雲的機會,說:“今日大事已定,與汝娶之,若何?”趙雲的回答是:“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譽不立,何患無妻子乎?”劉備只好唏噓:“子龍真丈夫也!”由此還可見,趙雲重名甚于重色,重國甚于重家。仁者愛天下之人,卻不是愛所有之人。

  相比之下,劉備還真是不配做趙雲的兄長,不僅換女人如換衣裳,還上演了“甘露寺”一出,強行搶奪競爭對手孫權的少色尚武的妹妹,何其無禮!諸葛亮當時之所以授予趙雲三階段的錦囊之計,就是明白他是個紳士。假如趙雲出發前就知曉整個行動計劃,知曉劉備去幹搶親的腌臜事,是決不會陪同去江東的。劉備也是出于自知之明,所以沒敢向趙雲提結義之事。

  趙雲大公無私、重仁禮輕忠義的思想早在博望坡抵禦夏侯惇、于禁時就有所顯現。趙雲在戰鬥中生擒了敵將夏侯蘭,他倆是同鄉,自小相知,趙雲知道夏侯精通法律,便向劉備請命,推薦他擔任軍正。但趙雲不將這位同鄉為自己所用,免除結黨營私之嫌。此外,趙雲還有多次將個人所得財物充公的記錄。

三、子龍固守儒家觀念,不懂應變

  讓人難以理喻的是,這樣一位蓋世英雄、一身都是膽的真丈夫,生平事業卻平淡無奇,僅僅收獲了萬人敵的勇名和萬人迷的清名,距離他要實現的匡復仁政的理想還相距甚遠。現實的情況是,精心輔佐的兩個主子劉備與劉禪先後成為了孫權與司馬的手下敗將,自己的婚姻大事也拖到了很晚才湊合解決。為什呢?我想原因不外乎有三:

  一是仁政在“三國”已不合時宜。諸葛亮曾說,秦皇失于暴虐,漢朝代之以仁,而漢末又過于寬仁,接下來當施以恩威並濟,即儒法混(司馬家族亦信奉此道)。可見趙雲能考慮廣大老百姓的利益,卻缺乏政治遠見,他留戀的仁政實為一種過時的腐朽的東西,不合乎人心思變和社會發展的潮流。後來蜀國最早被消滅以及三國歸晉的現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二是仁政原本就是一種脫離實際的儒家理想。歷史上“仁”也從來沒與“政”單獨結合過,水至清則無魚,即便在西漢盛世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是為了加強思想統治,而在亂世就更應積極有為,合理兼取法家的權術勢了,單一的仁政只會導致社會更大程度的混亂。事實上,劉備起初就不像趙雲想象的那般仁,他是有稱帝私心的;劉備伐吳時,也不像趙雲想象的那般義,他是想利用蜀國人的義憤統一天下;而劉備最後失敗也並是因為他不仁了,失道寡助了,主要還是戰略錯誤,誰也幫不上忙……于是,固守儒理的趙雲就不可避免遺世而獨立,再度品嘗了春秋戰國時孔孟失意的滋味。

  三是異姓異鄉結義以及娶義弟之嫂雖然有違正統禮教,但也有其積極的因素。異姓異鄉結義有利于突破狹隘的家天下與地域觀念,有利于實現強強聯合;娶義弟趙范之嫂則有利于實現英雄配美人的家庭夢想。需知這位嫂子不但外表出眾,才志與德行也頗高,她曾對未來郎君提出三個要求:“第一要文武雙全,名聞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儀出眾;第三要與家兄同姓。”假設子龍娶到這位女子,定然能煥發另一種光彩,即便不像周瑜娶小喬,雄姿英發,也能像孔明與黃氏,夫唱婦隨。優秀的女人不僅代表色欲,還能成為事業上的搭檔,讓英雄如虎添翼,名垂青史。但趙雲被儒家禮教深深毒害,已不能權衡衝決傳統的利弊得失了,不能隨時代改變而改變了。

四、子龍玩命地賣命,也只能求個活命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來了,仁與禮之于趙雲不是優點,而是缺點。他能在“三國”獲得一席之地,靠的是單方面的勇,仁或禮反而讓他失去很多做大做強、家國兩全的機會。有意思的是,持這一觀點的並非只有我一個人,書中的隱士管輅早已對趙雲的一生作出了如是判斷。

  第69回,管輅于路上遇見一位19歲的躬耕少年,名叫趙顏。管輅看出趙顏眉間有死氣,三日內必死,就說他貌美,可惜無壽。趙顏與其父連忙向管輅求救,管輅見父子情切,就要趙顏準備凈酒一瓶、鹿脯一塊,到南山之中大叔之下找兩位下棋的人:一人向南坐,穿白袍,其貌甚惡,為北鬥,注死;一人向北坐,穿紅袍,其貌甚美,為南鬥,注生。趁他們弈興正濃時,將酒與鹿脯跪進之。次日,趙顏就照著做了,二人正貪著棋,不知不覺將酒飲盡。他們因受了趙顏之私,不得已便決定可憐這個孩子,取出趙顏的閻王簿籍,將十九前面加一個九字,改成了九十九(酒對應九,鹿對應賄賂之賂)。很顯然,這個趙顏就是隱喻趙雲,趙雲正是十八九歲出道,並享受了高壽。而穿紅袍的南鬥則是隱喻劉備,正是他將趙雲引上路——注生;穿白衣的北鬥是孔明,正是他將趙雲折磨至死——注死。孔明先是在平定南方時毫無必要消耗趙雲的體力,後又在出祁山時不計代價摧殘趙雲的精神……

  就這樣,趙雲唯一剩下的絕世之勇也成了中飽政治家私囊的酒肉,成了茍延性命于亂世的行賄之物。天啦,我不禁要問天,堂堂常山趙子龍就真的一無是處嗎?天回答:趙雲的問題就是太完美無缺,太超凡脫俗了,這種人閻王喜歡,人王不喜歡!


book9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龔延明:曹操下葬時稱“武王”可能性最大

北京新浪網 (2010-10-28 13:14)

 

黃金舊金回收不扣耗損,絕對高於號稱140(飾金加越高會扣越重)

  曹操下葬時稱“武王”可能性最大──與潘偉斌先生商榷

  2009年評出的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中,河南安陽西高穴“曹操墓”的發掘,被列為其中一項。此消息一公布,關於“曹操墓”的真偽問題立即引起學術界熱烈的爭論。

  2010年1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2009年公共考古論壇”上,河南安陽縣西高穴曹魏高陵發掘主持人潘偉斌,在判定西高穴曹魏高陵為“曹操墓”時,提出九大證據,其中一大證據,即墓中出土文物稱謂與曹操身份相符。他舉出墓中出土了七塊刻有“魏武王”官銜的銘牌,“是其(曹操)身份認定的直接證據”。

  這個證據確鑿可靠嗎?值得商榷。

  “魏武王”這一稱號。“魏”為“魏國”省稱,而“魏國”之得名,始于東漢獻帝于建安十八年(213)五月策命,授予漢丞相曹操“魏公”封爵,對此《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有相關記載。今以冀州十郡,“封君為魏公”,“其以丞相領冀州牧如故”。 即漢曹丞相進爵國公,“初開魏國,封君土宇”。至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進漢魏國公兼丞相曹操爵“為魏王”,即魏國王,屬漢諸侯王。但,曹操之為漢王,不同於其他漢諸侯王,仍執掌軍政大權:“君正其王位,以丞相領冀州牧如故。”其官銜正式稱名應為“漢魏王兼丞相、領冀州牧”。從名分上來說,魏王曹操仍是漢獻帝樞臣。所以,漢獻帝在策命曹操進爵“魏公”時說:“魏國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僚,皆如漢初諸侯王之制。”在降詔進曹丞相王爵時說:“天子進公爵為魏王。”

  那麼,“武”的含義呢?“武”是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崩于洛陽”後,漢小朝廷所授予的謚號,與王連稱,即為“武王”,全稱為“魏武王”。其正式官銜為“漢魏武王”。曹操死於正月庚子(23日),于二月丁卯(20日)下葬。這不到一個月的時段,極為重要,曹丕尚未稱帝,而其嗣位的名號,仍為漢臣。《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載,“太祖崩,嗣位為丞相、魏王。”故爾,在曹丕于建安二十五年十月稱魏帝之前,曹操與曹丕父子爵位相同,都是“漢魏王”。所不同的是,曹操已故,帶謚號“武”,落“丞相”之職。正稱當為“漢魏武王”。那麼,曹丕在治父親喪葬時,兩人同為漢臣。曹操身份為“漢魏武王”,不可能變。

  但在歷史文獻中,未見有“漢魏武王”之稱,那麼,漢朝廷以什麼稱呼稱曹操父子呢?考諸曹丕在未篡帝位前之《三國志》等文獻,漢獻帝稱已故之曹操為“武王”,用謚號;而稱嗣曹操爵位魏王與相位的曹丕為“魏王”,用爵位,以示兩者身份的區別,《三國志‧魏書‧文帝紀》同樣有記載:“(建安二十五年十一月)乙卯,冊詔魏王禪代天下書:‘皇帝曰,咨爾魏王(曹丕):……漢道凌遲,為日已久……幸賴武王(曹操)德膺符運,奮揚神武’。”此種稱謂的區別比較合理,為當時漢君臣所通用。曹丕以漢魏王身份所置丞相華歆等群卿百僚,在《勸進書》中,也稱曹操為“武王”,如“天下分崩,武王親衣甲而冠胄”(《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而略去“魏”國之名,以有別於曹丕之稱“魏王”。顯然,曹操下葬時,雖未必會用“漢魏武王”之名號,但用“武王”之稱的可能性最大。

  此推斷,得到出土墓葬物之印証。西高穴墓發掘主持人潘偉斌在台灣《故宮文物》(2008年總306期)上發表了題為《曹操高陵今何在?》一文,文中說及2006年在這座被盜墓附近曾出土“武王家用”銘文。並進而論証“曹操終生未稱帝,去世時最高爵位為‘武王’。” 潘文說曹操去世時最高爵位為“武王”,雖不妥,應更正為“魏王”,其謚號“武”,與王連稱為“武王”。但他提供的事實,卻印証了曹操下葬時身份稱號當為“武王”。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塊“武王家用”銘文,在潘偉斌于2008年所撰《這兒就是曹操墓》一文中,卻變成了“魏武王家用”。進而,又在墓中出土了七塊刻有“魏武王”字樣的銘文。這就不能不使人對其真實性產生懷疑了。

  漢建安二十五年十一月,曹丕建魏國,立為魏皇帝,改漢年號建安為魏年號黃初,“追尊考武王(曹操)曰武皇帝”。自此以後,“魏武帝”成了三國時代魏國對武王曹操的正式官稱。至後世,稱曹操多稱“魏武帝”或省稱“魏武”,稱“魏武王”者很少。當代偉人毛澤東詩篇中,則有“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當如是觀。

  (出處: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龔延明 單位: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book9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是“曹操墓”造假的真正推手

誰是“曹操墓”造假的真正推手

林奎成

上周患牙疾,連續幾天,痛徹心肺。恰在此時一個朋友來探望我,夤夜長談,使我痼疾一去,霍然而愈。

這位朋友生在安陽,長在安陽,研究生畢業後留在我住的這個城市,二十年的拼搏,在他的那個專業領域裡,已經成了頗有聲望的學者。今年“十一”長假,這位朋友偕夫人回安陽探望高堂雙親,其間與親朋故舊和少時同窗多所接觸,話題最多的自然便是國人縈心的“曹操墓”了。

據他說,在安陽,從官場到民間,沒有幾個人相信“曹操墓”是真的。西高穴那座空墓,安陽早幾輩人就知道了,根本不是什麼“田野考古成果”。安陽縣倒是有個別官員想打這個空墓的歪主意,1978年安陽縣印發了一本《安陽縣大事記》的小冊子,其中有一條就是要把這個空墓列為“曹操墓”的開發項目,大約後任的領導感覺此事過於荒唐,遂寢而未果,但此後民間就開始把這座空墓戲稱為“魏武王墓”了。到了去年年底,突然宣佈那座空墓竟是“曹操高陵”,安陽人對外自然自豪得不得了,而私下議論,卻都竊笑不已。相當一部分安陽人認為,那個空墓的墓主是不是曹操不知道,但說起墓裡挖掘出來的“文物”,則異口同聲:“絶對是假的!”

一次家宴,話題又到了“曹操墓”。

“潘偉斌要蹲監獄了!”他的一個小外甥出語驚人,這個小外甥今年剛上初中。

我的朋友很為吃驚:“你怎麼知道?”

這個小外甥老氣橫秋地答:“地球人都知道!周正龍沒有文化還判了三年,潘偉斌是專家,把‘武帝家用’改成‘魏武王常所用’,把中國人都騙了,最少還不得坐十年啊!”

宋人鄭樵著《詩辨妄》,疑及《春秋》三傳,曰:“雖三尺童子亦知三傳之妄!”潘偉斌自恃聰明,把“武帝家用”一改而為“魏武王御用”,再改而為“魏武王常所用”,以為如此三篡,即可瞞盡天下人的耳目,不料三尺童子亦知潘偉斌三篡之妄,甚至三尺童子都預料到了潘偉斌的可悲下場,身為專家,可不慎歟?

與朋友的這次談話之後,我一直在想,隨着“曹操墓”騙局的揭開,將來追究刑事責任,果真潘偉斌鋃鐺入獄,雖然情有可憫,畢竟法無可逭,僞造文物,欺騙世人,那是咎由自取。但是,“曹操墓”事件之前,潘偉斌不過一無名之輩,既無超邁前人的煌煌立言,又無標領學界的赫赫事功,小黠容或有余,大慧絶對不足,說起來不過平平常常的一個人,他哪裏來的這麼大膽量,竟敢公然僞造文物,上欺中央,下騙國人,莫非他吃了豹子膽?退一步說,就算他的考古知識可勝造假之任,但其史學修養並不足以副之,觀其弄出個荒唐不經的“魏武王”三字可知,此人基本是個“史盲”。手段既拙劣,身份亦不侔,何以他就能上下其手攪動得滿天星斗,不僅使當地政府浪擲了納稅人的巨款去用於所謂“高陵”開發,而且央視十套現場直播,國家文物局強行認定……凡此種種,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考古從業人員,他有這麼大的能量嗎?

昨天接到北京一位學界朋友的電話,長談逾時,期間我說出了這一困惑,這位朋友說,你應該關注一下劉慶柱。受此指點,當晚在博文的跟帖裡找到了網上好友“水鏡衛士”的一幀帖子,按照此帖的線索,我查看了2010年2月1日央視科技人生欄目組《解密曹操墓》、2010年6月9日河南文物網2010文化遺産日視頻動態《劉慶柱:從三國考古看曹操墓》,兩個視頻資料之外,又查閲了一些記者採訪的零星報道。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身為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和前考古所所長,劉慶柱在這一事件中果然有駭人聽聞的表現!

《解密曹操墓》顯示,2009年12月17日,潘偉斌把劉慶柱邀請到安陽,在此之前,劉慶柱尚不知道“曹操墓”正在挖掘之中。17日當天,從鄭州市驅車趕到安陽縣西高穴工地現場,在肯定了這是曹操墓之後,又於當晚11點返回至北京家中。照此途程和時間計算,劉慶柱在“曹操墓”挖掘現場停留了不足五個小時。十天之後的2009年12月27日,安陽在北京召開曹操墓新聞發布會,主持這個會議的便是劉慶柱。在這次新聞部發布會上,劉慶柱公開肯定西高穴大墓墓主為曹操,並且面對衆多記者的提問,每當潘偉斌支吾其辭時,劉慶柱便主動巧為開脫和解釋。

白雲翔口口聲聲稱“曹操墓”是個“學術問題”,指斥質疑者“不尊重科學”。劉慶柱不足五個小時就認定了曹操墓,十天之內就為“曹操墓”大造聲勢,這樣的態度“尊重科學”了麼?這樣的做法還能算得上“學術問題”麼?以劉慶柱的身份和地位,對於曹操墓的認定自然具有一言九鼎的作用,而荒率如此,古今中外考古史上未之前聞,且不說他斥責質疑者“外行”的霸道,也不論他妄改卞後年齡的拙劣,僅以工作態度而言,極端不負責任的表現堪稱世界之最!

不特如此!當社會上質疑之聲洶洶而起之時,劉慶柱還有更為驚人的表現。《劉慶柱:從三國考古看曹操墓》顯示,劉慶柱有一段相當精彩的演說:

“至於有些人說這是不是作假呀?為了賺錢呀!哎呀,我說它要變成曹操墓,賺點錢有什麼不好?給老百姓富一方水土有什麼不好?是吧。因此,我想呢,這個曹操墓,我覺得,現在曹操墓呢,完全可以確定。”

瞧瞧,輕輕一句“我說它要變成曹操墓”,於是乎,劉慶柱就把一個空置了多少年無人問津的空墓變成了曹操墓!一個“變”字,不打自招,哪裏有什麼“學術”“科學”之可言?明明是心知其假,卻故意要弄假成真!一個學人,搞考古如同劉謙春晚玩魔術,不到5個小時,橫空出世,一座曹操大墓就給你變了出來,手法之妙,大師莫及!為什麼非要把一個空墓變成曹操墓呢?劉慶柱有雲:“為了賺錢呀!”、“賺點錢有什麼不好?給老百姓富一方水土有什麼不好?”說起來還真是振振有詞,悲天憫人,菩薩心腸,我劉慶柱為富一方水土,變空為實,指鹿為馬,你們還質什麼疑?你們還打什麼假?質疑打假者心懷叵測,你們想讓這一方百姓永遠貧窮下去啊?有此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劉慶柱拍板定星:“我覺得,現在曹操墓呢,完全可以確定。”

——看到這裏,足破我多日之惑,一個籍籍無聞的潘偉斌為了點名利而弄虛作假,充其量不過泥鰍打滾,是掀不起什麼大浪的,而有了劉慶柱的介入就不同了。蘇州會議之後,“曹操墓”打假已逾兩個月之久,據鳳凰網調查,全國百分之七十一的民衆認為“曹操墓”是假的。按照國際民調的慣例,不信任率達到百分之四十就要進入司法程序了,而區區一個曹操墓,通國皆知,必假無疑,至今卻為何遲遲打不掉它,細繹其故,蓋因劉慶柱在焉!

作為高端學者,位崇身尊,言動舉止,足為天下法。如果是因為水平不足而判斷失誤,則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樣的過錯是人們可以原諒的。但是,明知西高穴那座空墓與曹操無關,卻要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將其“變成曹操墓”,科學的精義蕩然不存,歷史的尊嚴橫遭褻瀆;知識分子的良心變成了社會的噁心,嚴肅的考古變成了隨心所欲的惡作劇,劉慶柱挑戰了科學,挑戰了公衆的智商,他還配得上稱“學者”二字麼?

思索及此,我想起了考古界廣為周知的一則軼聞:數年前劉慶柱等人私分由日本出資的中日兩國陝西合作考古發掘項目結余款項三十多萬,被一個研究員實名告到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部,結果劉慶柱被責令退回臓款。有此前科,我不由得又進一步聯想:劉慶柱曾信誓旦旦地辯解,說他“沒拿過安陽一分錢”。這就奇怪了,劉慶柱有貪財的前科,在“曹操墓”的問題上卻能兩袖清風!然則變空為實,指鹿為馬,憑空給安陽變出來一座“曹操高陵”,他的動力來自何處?果真是悲天憫人?抑或是單純的惡作劇?這真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沒拿安陽一分錢”,這話不知別人相信不相信,反正我是絶對不信!

然而無論如何,劉慶柱在“曹操墓”認定的問題上已經喪失了一個學術組織者最起碼的責任感,因此我們有理由提出以下要求:

一、劉慶柱引咎自責,以謝國人!

二、強烈要求中國社會科學院撤銷劉慶柱學部委員的資格!

 

http://books.sina.com/bg/sinablog/city/20101024/235529628.html

2010年10月24日


book9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亳州要請曹操當“酒神” 明年舉辦曹操酒文化節

2010-10-25 08:20:59   華夏經緯網

相關專題:

    在昨天上午召開的2010年亳州藥博會總結表彰會上,亳州市市長牛弩韜透露,將把曹操作為亳州的“酒神”來祭奠,並計劃將明年春天的第二屆中國亳州酒文化節改成曹操酒文化節。

  牛弩韜說,古井貢酒與曹操歷史密不可分,很多人都知道,古井貢酒因為曹操當年獻酒漢獻帝而成名,把曹操當做亳州的“酒神”,應該算是對曹操的一種回報和感激。沒有曹操當年獻酒漢獻帝,就沒有現在名揚國內外的古井貢酒,所以亳州明年將要舉行曹操酒文化節,要把曹操當作“酒神”祭奠。牛弩韜說,接下來古井擴建酒文化廣場的時候,將要給曹操立個大塑像,用實際行動把曹操打造成亳州人心目中的“酒神”。

  牛弩韜說,在10月28日舉行的中國亳州曹操學術研討會上,還將邀請專門人士講解曹操與古井貢酒的淵源。(孫素芳)

來源:中安線上-安徽商報 


book9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考古專家詳解曹操墓三大謎

河南安陽縣發掘曹操陵墓,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慶柱斷定就是曹操墓,並就外界3大謎點一一提出詳細解說。
2009年12月27日,中國考古專家和文物部門對外公佈,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發掘的一座東漢大墓,為曹操高陵。
曹操墓為何東西走向?曹操為何沒有安葬在他的老家安徽亳州?中國歷史記載的有3個魏武王,為什麼斷定這個魏武王就是曹操?中新社報導,對此三大疑點,劉慶柱都提出了解釋。
針對第一個疑點,曹操墓為何採東西走向,不同於古代帝王、達官貴人修建墓葬,信奉「坐北朝南」的傳統走向。劉慶柱認為,曹操墓之所以「坐東朝西」,或考慮到自己雖然不能葉落歸根,但一定要面朝 (安徽亳州)老家,因為安陽和亳州的位置正好是一個西一個東。
第二個疑點,曹操墓為何在安陽出現?劉慶柱的解釋是,「三國時期,曹魏都城在鄴城,曹操選擇在鄴城旁邊安葬,而且地理位置也高,這在情理之中。」
至於第三個疑點,中國歷史記載共有3個魏武王,其中包括公元220年去世的曹操,以及公元350多年去世的姚襄、冉閔。劉慶柱表示,從出土文物的時間來看,河南安陽的這處墓葬應該是公元220年左右的墓葬。曹操去世後不可能100多年以後才入土,所以河南安陽陵墓應該是曹操墓。

http://www.lalulalu.com/thread-1546922-1-1.html

book9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者談曹操高陵石牌文字:“黃豆”出現在唐代?

 

曹操高陵石牌文字“黃豆二升”辨疑

  曹操高陵出土石牌有銘刻“黃豆二升”字樣者。有人提出質疑,以“曹操墓‘黃豆二升’石牌涉假”,“唐朝的黃豆玩時空穿越,埋進了曹操墓”的形式進行批評。質疑者稱,“安陽方面公布的這批石牌有21塊,除了‘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等文字外,其他的石牌上還有‘黃豆二升’、‘刀尺一……’(那個字看不清楚)、‘胡粉二斤’等等。我曾請教北京大學的一位老教授,他說‘黃豆’一語是後代出現的,漢魏時只用大豆一語。”質疑者自稱“反復檢索《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及各種金石墓志和簡帛牘策資料,並查看中國農業史的相關著作,發現結果確實如那位老教授所言”,“‘黃豆’一詞最先在唐代《開元佔經》、《酉陽雜俎》等書出現,之前用的全都是菽、大豆之語,無論經史子集、簡帛金石,還是專業農學著作如漢《氾勝之書》、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都是如此。”

  這一問題涉及質疑者所說的“中國農業史”以及中國飲食史和中國喪葬觀念史,也涉及史學研究的思想方法和考察路徑,或許有必要討論一下。

黃豆”一詞真的是“最先在唐代”出現的嗎?是不是如果我們沒有在唐以前的文獻中看到有關“黃豆”的文字信息,就可以斷言“曹操墓‘黃豆二升’石牌涉假”呢?考據求實之學者,都知道證有易,證無難。斷定某一時代某種事物之不曾存在,是要慎之又慎的。張蔭麟先生曾說,“凡欲證明某時代無某某歷史觀念,貴能指出其時代中有與此歷史觀念相反之證據。若因某書或今存某時代之書無某史學之稱述,遂斷定某時代無此觀念,此種方法謂之‘默證’(Argument from silence)。默證之應用及其適用之限度,西方史家早有定論。”張說專指“觀念”,其實各種歷史存在的“證明”都是如此。張蔭麟先生引錄了法國史學家色諾波(Ch.Seignobos)的說法:“吾儕于日常生活中,每謂‘此事果真,吾儕當已聞之。’默證即根此感覺而生。其中實暗藏一普遍之論據曰,倘若一假定之事實,果真有之,則必當有紀之之文籍存在。欲使此推論不悖于理,必須所有事實均經見聞,均經記錄,而所有記錄均保完未失然後可。雖然,古事泰半失載,載矣而多湮滅,在大多數情形之下,默證不能有效;必根于其所涵之條件悉具時始可應用之。現存之載籍無某事之稱述,此猶未足為證也,更須從來未嘗有之。倘若載籍有湮滅,則無結論可得矣。故于載籍湮滅愈多之時代,默證愈當少用。其在古史中之用處,較之十九世紀之歷史不逮遠甚。”張蔭麟先生以為,“此乃極淺顯之理而為成見所蔽者,每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張蔭麟:《評近人對于中國古史之討論》,《學術》40期,1925年4月;《古史辨》第二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71頁至第272頁)徐旭生先生曾經對某些“疑古學派的極端派”的方法有這樣的批評:“極端疑古學派的工作人對于載籍湮滅極多的時代,卻是廣泛地使用默證,結果如何,可以預料。”(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增訂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頁至第25頁)如果我們在考古收獲中遇到意外的發現,不看作新鮮的知識,而直認“涉假”,嘲諷其“玩時空穿越”,顯然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況且事實也許並非如曹操高陵質疑者所說,“之前用的全都是菽、大豆之語,無論經史子集、簡帛金石,還是專業農學著作如漢《氾勝之書》、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都是如此。”河西漢簡可見“黑粟”、“白粟”、“白米”、“白粺米”、“白粱稷米”簡文,可知漢代以色質區別農作物收成,已經成為習慣。以“黃”色指稱的,有“黃米”、“黃種”等。漢簡可見“胡豆”,《齊民要術‧大豆》引《本草經》雲:“張騫使外國,得胡豆。”又引《廣志》則說:“胡豆,有青、有黃者。”其中“黃者”,有可能與所謂“黃豆”有關。《齊民要術‧作醬等法》可見“烏豆”,有研究者以為,“烏豆”就是“黑大豆”(繆啟愉校釋:《齊民要術校釋》,農業出版社1982年版,第426頁)。東漢時期是豆類作物種植面積大規模擴展的歷史階段,有關“豆”的稱謂有復雜的表現形式,是很自然的事情。

《齊民要術‧大豆》寫道:“今世大豆,有白、黑二種。”“小豆有菉、赤、白三種。”許多地區現今仍稱“黃豆”為“白豆”。《齊民要術‧大豆》又特別說道:“黃高麗豆、黑高麗豆、鷰豆、豍豆,大豆類也。”如果理解其中“黃高麗豆”與“黃豆”有關,或者就是“黃豆”的一種,也許並不偏離歷史真實太遠。

  宋超先生著文《“黃豆二升”小考》,討論曹操高陵出土石牌文字“黃豆二升”的歷史學價值。其中寫道:“‘黃豆’一詞除見‘曹操墓’中出土的石牌外,亦見池田溫先生《中國歷代墓券略考》所錄熹平二年‘張叔敬墓券’中:‘熹平二年十二月乙巳朔十六日庚申、天帝使者、告張氏之家……今日吉良、非用他故,但以死人張叔敬,薄命蚤死,當來下歸丘墓。黃神生五岳,主生人祿(生,一作死),召魂召魄,主死人籍。生人築高臺,死人歸,深自狸。眉須以落(須以、須已),下為土灰。今故上復除之藥,欲令後世無有死者。上黨人參九枚,欲持代生人。鉛人,持代死人。黃豆瓜子,死人持給地下賦……勿復煩擾張氏之家。急急如律令。’熹平(172-177)是東漢靈帝年號。如果池田氏錄文無誤,‘墓券’中的‘黃豆’一詞,應是我們所能見到最早的關于‘黃豆’的記錄。”(中國秦漢史研究會、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兩會會長聯席會議“曹操高陵考古發現學術研討會”論文,安陽,2010年4月)這件《張叔敬墓券》,劉昭瑞先生《漢魏石刻文字係年》附錄《漢魏鎮墓文》中有收錄,題《張叔敬鎮墓文》,定名顯然更為準確。郭沫若《奴隸制時代》引用過這一資料(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92頁至第93頁)。陳直有《漢張叔敬朱書陶瓶與張角黃巾教的關係》一文,還說到這件朱書陶瓶的出土情形:“1935年春間,晉省修築同蒲路工程中,掘得熹平二年張叔敬陶缶,朱書二十三行,共二百一十九字,不但文字最多,書法最精,且每字皆清朗,不啻一塊漢碑石刻。可謂朱書陶瓶中之王。”(《文物考古論叢》,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90頁至第291頁)其中與“黃豆”相關的文字,劉昭瑞先生據陳氏所錄並參照郭氏錄文及標點,寫作:“上黨人參九枚,欲持代生人;鉛人,持代死人;黃豆瓜子,死人持給地下賦。”(《漢魏石刻文字係年》,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02頁至第203頁)

  注意到有明確“熹平二年”紀年的《張叔敬鎮墓文》中“黃豆瓜子,死人持給地下賦”文字,應當可以平息疑議,糾正“黃豆”一詞是唐代才出現的誤見。而曹操高陵出土文物“涉假”的說法,或許也可以因此有以澄清。

  (王子今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0/26/c_12701680_3.htm


book9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雲長》東嶺關打造殺人迷宮 甄子丹安志杰縱馬血戰

 

資料來源:http://orzmovies.com(彌勒熊電影網)


由麥兆輝、莊文強執導、雲集眾一線明星的古裝大片《關雲長》近日再曝東嶺關戰將“孔秀”一角由動作新星安志杰擔綱,一襲黑衣鎧甲的造型前衛十足,與關羽在環形甕城中展開逐殺。而作為武指的甄子丹更首次將巷戰形式移植到古裝片中,打造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古裝巷戰”,兩代打星之間的首次合作也堪稱默契,“和子丹大哥合作,好比中了大獎,現場丹哥帶給我的靈感太多了” 安志杰回憶拍攝過程時雖苦尤甜。

安志傑“露肌肉”鎧甲造型前衛 “與丹哥合作就像中頭彩”
與“王植”王學兵的書生扮相不同,安志杰在電影《關雲長》中扮演東嶺關守將“孔秀”,作為曹營的一員大將,一襲黑色鎧甲造型也是服裝指導陳顧芳的精心設計,“孔秀是個粗人,最初我的想法是露出單臂,但似乎又匪氣太重,所以重新設計了一個露出雙臂,穿上輪廓明顯的戰甲,手持霸氣長槍的造型。這樣既像將領,又能表現出他驍勇的氣質”。

從小在國外長大、常年接受武術訓練練得一身肌肉的安志杰,本人對這身戰將造型也連呼“前衛”,“真沒想到還會有這樣的將領造型,太前衛了!”而當鎧甲上身,導演莊文強則也坦陳“再合適不過”,“孔秀其實是一個很單純的人,內心裏只想著遵從皇命,為了它才不得不與關羽為敵。六將其實各有自己的無奈,但這也才體現出亂世中的百姓悲哀。”

另據悉,此次安志杰與甄子丹之間也上演了一場精彩的逐殺大戲。面對這位戰力十足的動作新秀,擔任動作指導的甄子丹對安志杰的表現也十分滿意,並且在片中進行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打鬥。而談及自己和甄子丹的合作,安志杰還是一臉的興奮:“丹哥是現在武指裏面,對武打場面的設計最真實的,我一直就非常欣賞他,這次能夠跟他合作算是中頭彩了!”

兩代打星“來電”迅速 “甕城巷戰”將成動作片經典
據悉,安志杰曾憑藉《少年阿虎》榮獲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新演員。更是憑藉《黑俠》、《新員警故事》、《蘇乞兒》等影片讓人們記住了這個拳腳了得的動作新秀。據聞很多甄子丹之前的電影製片方都希望實現甄子丹與安志杰決鬥想法,這次在《關雲長》裏面安志杰與甄子丹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對決,據安志杰介紹,他算的上是師承少林寺,作為“少林子弟”接受特訓,因此動作上不會存在問題。而且私下裏更是苦練功夫,“不光會鍛煉身體,也會參考經典影片中耍槍的鏡頭”。從廣場的長刀對對長槍,到叢林中的縱馬追殺,再到環形甕城裏的短兵搏殺,《關雲長》中孔秀逐殺關羽的這場大戰堪稱酣暢。

另據製片人梁婷女士介紹,“甄子丹設計這場甕城巷戰可謂空前絕後,狹窄長巷關羽的關刀及孔秀的長矛是無法在長而窄的巷子裏面施展動作的”,甄子丹和安志杰二人各自騎著馬在一個窄而長的巷子裏面打鬥,兵器根本無法展開,拍攝設計上有很大的難度”,拍完東嶺關戲份之後,導演麥兆輝也難掩心中興奮,“這場戲肯定會成為動作電影史上的經典大戰之一”。而甄子丹、安志杰兩代武打明星的首次合作也頗為默契,絕對是本片動作戲的一大創新亮點“非常來電,打得很過癮。” 安志杰介紹道。

2000米三國集市精緻再現
片中孔秀戰鬥的場景也分為兩部分,一是東嶺關門口上百純手工打造的黃樹林及2000米古代集市。孔秀首次露面的場景為一片“黃金”樹林。數百壯漢赤裸上身在樹林中揮舞拳頭,氣勢十足。“由於拍攝時是冬天,根本找不到黃色的樹林,因此只能耗費鉅資純手工打造。”據美術總監雷楚雄介紹,影片中出現的這短短幾秒的場景卻耗時三個月才完工。“做這假樹十分繁瑣,每一顆樹都要紮七百多個洞口,然後再放一根一根的樹枝。”據悉,這一百多棵樹光是打眼就多達七萬次,用壞十多個鑽孔機。而且由於每棵樹的長相都不一樣,需要不停的用各種樹枝進行銜接,然後“美容”成樹林。
城樓外數百壯漢怒吼震天,城樓內則是2000米集市熱鬧非凡。“我們通過研究三國時期的畫卷再現了古代集市”,據雷楚雄介紹,為了展示生活的一面,專門搭建了這長達2000米的古代街道。包子鋪、水果攤、湯鋪、涼棚、馬車等各種充滿生活氣息的道具也讓這場戰鬥蒙上了一層陰影。

鉅資打造巷戰殺人迷宮

book9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昭敏‧活學歷史更重要

2010-10-26 19:22

教育部長慕尤丁宣佈,從2013年開始,歷史將成為大馬教育文憑考試(SPM)必須及格的科目。這個消息一宣佈,勢必讓不少恐懼、討厭歷史的學生感到苦惱不已。

為甚麼年輕一代會對歷史不感興趣?從小學起,我們就開始接觸不同階段的歷史教育,為甚麼到最後,年輕人竟然連基本的一個獨立年份都模糊不清呢?政府必須深入探討歷史科不受歡迎的原因,否則只是強制學生考獲及格成績,

 

考完之後,學生一樣可以忘得一乾二淨,這就是我們要強制及格的目的嗎?

其實,歷史不是虛無縹緲的故事,歷史是曾經發生過的事實,每一則記載下來的歷史故事,都有它存在的意義,足以帶給後人的警惕。這也就是為甚麼我們要記得歷史,而不是重複歷史。但問題就在於,為甚麼我們不能以更輕鬆、更自在的方式,來回顧歷史、重溫歷史呢?

在筆者的求學生涯中,歷史科考得最好的一次,竟然是在大馬高級學校文憑(STPM)考試。當時,不少人都認為,中六歷史完全是一個陷阱,選擇了歷史,隨時萬劫不復。但是筆者卻對中六歷史情有獨鍾。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當時的歷史課,故事性很強,無論是中國鴉片戰爭,或回教歷史,雖然一樣有很多的年份、名字、地名和背景,但歷史老師不叫我們記,只叫我們以聽故事的方式來瞭解歷史發展。聽故事,當然簡單很多。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我們死背過嗎?但為甚麼經過幾十年後,大家都還是能很準確的說出這個故事來呢?

同樣是在中六,筆者還選擇了中文,除了中國文學,傷腦筋的還包括必須看完《三國演義》。這本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看起來和歷史科根本沒有分別。除了耳熟能詳的劉備、曹操、諸葛亮,還是一大堆念也不念不出的將軍、軍師、君主名字。而最重要的當然是要記得每一場戰役使用的戰術、戰術精妙之處、過程以及結果等等。

但是,慶幸的是,難讀的書,還是有簡單的解決辦法。經驗豐富的老師就建議我們看書之餘,也看《三國》電視劇,甚至借出影帶,讓學生輪流帶回家看。在文字和影像的相互配合下,《三國演義》的每一個情節,就深深地烙印在大家的腦海中,最終的考試結果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考完試後,你還能夠記得故事內容。

其實,歷史是很有趣的科目,就在於你用甚麼方式去學習,去記得它。死記死背當然是一種方法,也是應付考試最有效的方法,卻不是永遠記得歷史的一種方法。

如果政府的目的只是要學生在歷史科上考獲好成績,那強制歷史科必須及格是一種不需要爭議,甚至不需要思考的簡易措施。但強制性執行,卻也只是印證了,學校歷史科真的一點也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長遠及有效的方式是,學校應該靈活歷史教育,讓學生活學歷史。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張昭敏‧2010.10.26


book9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國群英傳online》即日起推『世紀戰場』全新「世紀伺服器」同步登場

  • 2010-10-26
  • 新聞速報
  • 【GameDB遊戲庫】

    歷久彌新的三國故事背景遊戲《三國群英傳online》,即日起,推出全新資料片『世紀戰場』。除了開放玩家期待已久的跨伺服器戰場和全新副本、武器裝備、坐騎、武魂和技能外,還有龍銀商城(紅利商城)、遊戲主介面、機智問答等全新改版內容,此外,因應『世紀戰場』的推出所帶來的高承載人流,遊戲新幹線特別規畫了新伺服器「世紀」和祭出史上最大回饋活動,保證讓玩家玩到最有趣的更新內容、拿到最超值的福利優惠和享受到最優質的遊戲環境。

稱霸三國 非君莫屬 「跨伺服器戰場」挑戰玩家最終能力在《三國群英傳online》單一伺服器中稱王已不刺激,即日起,遊戲中將開放讓玩家跨伺服器連線對戰的「跨伺服器戰場」,徹底滿足玩家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君主樂趣,想要挑戰玩家可以透過與NPC對話並繳交一定的遊戲幣後,即可選擇想要參與的戰場類型,遊戲中將分為15人對15人的30人戰場、25人對25人的50人戰場以及50人對50人的百人戰場,每種戰場有二個分區,其中第一分區為等級50至100級玩家使用,第二區為等級101級以上玩家使用。

    玩家成功進入戰場後,戰場中的勢力分配是由系統隨機分配,標的物區以及中央會戰區設有戰陣旗,擊破戰陣旗可讓我方取得戰場得分以及個人跨服戰場積分,標的物區的戰陣旗積分較高,但有NPC單位防禦,因此,擊破NPC單位也能夠獲得戰場得分以及個人跨服戰場積分,比賽時間結束時,以戰場得分高的一方獲勝,勝敗方將取得結算的個人跨服戰場積分。

    史上最大優惠活動回饋玩家 優質虛寶天天送 登入立即拿好禮順應《三國群英傳online》年度最大的改版,遊戲新幹線也同時推出史上最優惠的In Game活動,要回饋給長久以來支持遊戲的玩家們。即日起至11月2日止,只要是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10月20日未登入過遊戲帳號的玩家,即可再登入後與NPC「大鴻臚」領取「世紀至尊戒」,即日起,凡新註冊三國群英傳之遊戲帳號的玩家,在登入後即可與NPC「大鴻臚」領取專屬虛寶-增加體力的「獎勵蟠桃果」和增加技力的「獎勵玉露酒」各250個。

    此外,為了讓所有新加入三國玩家們,能更快的體驗遊戲的樂趣,在創立角色後,不僅可以和新手訓練官領取「十倍經驗加倍符」,也會藉由新手導師以及其他NPC的導引,更加了解三國群英的世界,凡是努力讓角色達到20級以後的玩家,每10級皆有衝等獎勵可以領取,當角色等級達到指定等級,即可向三大主要勢力(洛陽、成都、建業)首都宮殿前的NPC-英雄招募官,領取新手專用的「加倍符組合」、「新手軍魂符」及「新手神速丹」。當角色等級達到20、30、40、50、60、70、80級時,可與各城市地圖左右兩側NPC「駐地武將」對話後,選擇傳送至「露天市場」,依照等級不同,找尋「露天市場」地圖左右兩側的NPC英雄領導官(21級﹣50級)、英雄訓練官(61級﹣80級)便可以領取升級獎勵,每階段可領取一次,最高可領取獎勵至150級。

    不僅如此,即日起至11月8日止,露天市場內也將新增NPC「世紀好禮官」,玩家每天可以向「世紀好禮官」領取世紀「龍銀兌換卷」,天天來﹣天天送!好禮天天等你來領取。

    用「傳統」玩「新兵」 最佳新兵代言人-阿龐下海拍攝「三國群英在一班,三國群英在一班…」朗朗上口的軍歌,想必勾起許多當兵弟兄的回憶,因應《三國群英傳online》今年最大遊戲內容跨伺服器戰場的推出,遊戲新幹線力邀當紅戲劇「新兵日記」中的演員-阿龐,穿上古代傳統的軍服擔任廣告主角,隨著廣告中一幕幕的新兵日記和天兵不時的逗趣演出,再加上最後阿龐騎在牛背上一時腳滑的有趣伏筆以及把伺服器當作跳箱的創意呈現,都將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電視廣告目前已於各大電視台上播出,尚未欣賞到廣告的觀眾請密集留意各大電視台熱門廣告時段或官網。

    更多,更即時的遊戲新聞請至【GameDB遊戲庫新聞】!


book9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